VR虚拟现实作为2016年最火的黑科技,随着VR虚拟现实的再次的发展,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注意到VR技术,并且VR设备体验人群络绎不绝!而且今天是全球首届VR&AR互动娱乐博览会的最后一天,展会在深圳大中华喜悦会展中心举行,这两天小编有幸前往参加,但是小编有点后怕:人太多了差点没被挤死。虽然VR的火热程度已经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了,而且随着VR设备的流行,VR虚拟现实已经成为一种时尚,因此在展会上小编已经看到不少人当场拍板买下VR一体机,价格从数百到数千元不止。但是小编还发觉一个问题:那就是有部分消费者对VR的专业词汇并不太清楚,作为一个科技宅的小编,觉得有必要为大家普及一下VR的小知识,让你享受VR,玩好VR一体机!
1、刷新率(Refresh Rate)
刷新率是指电子束对屏幕上的图像重复扫描的次数。刷新率越高,所显示的图象(画面)稳定性就越好。顾名思义,刷新率越高,图像就越稳定,图像显示就越自然清晰,对眼镜的影响也越小。一般来说,如能达到80Hz以上的刷新频率就可完全消除图像闪烁和抖动感,眼睛也不会太容易疲劳。
但是75Hz的画面刷新率是VESA订定无闪烁的最基本标准,这里的75Hz应是所有显示模式下的都能达到的标准。影响刷新率最大的是屏幕的分辨率,而对于VR一体机,75Hz是VR不眩晕的最基本要求之一。
2、帧数(Frames Per Second)
帧数是跟刷新率配套一起使用的,是帧生成数量的简称,每一帧都是静止的图象,快速连续地显示帧便形成了运动的假象,因此高的帧率可以得到更流畅、更逼真的动画。所以帧数指画面改变的速度,也是由显卡决定的,只要显卡够强,帧数就能很高,当然,帧数越大文件也会越大。
为什么说帧数跟刷新率是配套一起使用的呢?
举个栗子:显卡负责翻书页,翻得越快帧数就越高,传输给屏幕的画面就越多;屏幕负责快速浏览从显卡接收到的的书页,浏览得越快刷新率就越高。
所以,当两者加起来,才有了我们眼前的VR画面,也就是刷新率和帧数必须匹配,才可以获得流畅的VR游戏体验。
否则,显卡每秒帮你翻100页的书(每秒帧数100),而屏幕每秒只能浏览翻60页(刷新率为60Hz),那只能看到60页的画面,剩下的40页你根本没看到,白翻了。
3、视场角(Field of View)
在光学仪器中,以光学仪器的镜头为顶点,以被测目标的物像可通过镜头的最大范围的两条边缘构成的夹角,称为视场角。视场角的大小决定了光学仪器的视野范围,视场角越大,视野就越大,光学倍率就越小。
简单来说,视场角是显示器边缘与观察点(眼睛)连线的夹角。正常状态下,人眼最轻松的左右扫一眼的横向幅宽为120度,极限接近180度,所以头戴式显示器,最佳视场角是120度。当然,视场角越大,人所体验到的沉浸感越强。
4、头部追踪(Head Tracking)
简单的说,就是利用传感器追踪使用者头部的个角度运动,然后根据记录的移动数据整合放映的图像,使其与头部运动的位置相匹配。(PS:当消费者带上头盔,转动头部的时候就会出现VR世界中相应位置的场景。)这项技术最基本的使用场景是在360°全景视频中。
5、眼球追踪(Eye Tracking)
如图所示,当人眼在看屏幕H时,虽然整个屏幕都可以看到,但是只有B区域额中央凹视野是清晰的, AC区域成像模糊,因此在画面渲染过程中只需要渲染中央凹视野很小的范围,对周边视野区域进行模糊渲染。眼球转动,高清渲染区域随着注视点的变化而变化,这样既可以得到高清的视觉体验,又可降低GPU负荷,从而可以大幅的降低VR设备对硬件的要求。
除此之外,局部渲染的方案恰好与人眼成像特征相切合,无需人眼去主动适应屏幕,还会避免用眼过度造成的眼疲劳。
而且人在观察周围景物时,并不总是要转头。人们习惯用眼球转动(而不是头部转动)去观察或追踪。但目前基于陀螺仪的交互方式,视角转换全部由头动完成,与现实中人们的习惯相违背,导致真实感缺乏,并且容易眩晕。眼球追踪技术恰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:用户可眼动与头动协同控制视角变化,真实重现现实中的视觉效果。同时,通过眼球转动与VR用户界面的交互可以直接用眼控控制菜单,触发操作,让人摆脱不自然的头部操作和晃动的画面。
当然,虽然很炫酷真实,但是这项技术还没办法普及呢~
怎么样,以上这些VR只是你都懂了吗?现在知道怎么享受VR一体机的乐趣了吧!挑选好的VR一体机,千万别让低劣产品破坏你和VR之间的故事!开欧客VR一体机,因为“专业、品质”,所以我们致力于虚拟现实VR一体机的研发、生产、销售、服务!只为国产自主研发、省去中间环节、凡事亲力亲为带给你最优的产品,最低的价格,最好的服务。